Post

个人投资课01-概要

个人投资课01-概要

投资原则总结

  1. 多元分散,让自己的投资组合尽量分散,覆盖各个投资市场和各个投资品类
  2. 被动为主,打败市场很困难,避免择时,不要盲信专业光环
  3. 保持恒心,长线思考,长期主义
  4. 不懂不做,保持诚实,不投资自己不懂的东西,同时远离噪音和各种买卖的诱惑
  5. 破除宏观迷信,把精力花在自己可知的事情上
  6. 留出足够的安全边际,确定股票的安全价格
  7. 不要幻想自己有抄底的能力
  8. 降低交易成本是快速提高真实收益的最佳方法
  9. 防止过度自信,验证自己的投资逻辑
  10. 维护自己能独立作决策且场外赚钱的能力
  11. 构建一个投资组合的最终目的就是在管理最大回撤的基础上,获得长期回报
  12. 大类资产配置对最大回撤和组合的波动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市场择时和产品选择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
  13. 因子投资策略:规模、价值、低波动、红利、质量、动量
  14. 定投指数基金:普通投资者的最佳法宝
  15. 市场剧烈变化时,应该检查投资组合中大类资产占比有了哪些变动,并进行再平衡
  16. 用四笔钱分类法进行资产管理:活钱管理、稳健理财、长期投资、保险保障(风险投资)
  17. 稳健投资工具:趋势投资法、网格交易法
  18. 进阶版基金选择:量化对冲、固收+
  19. 由于市场风格的周期性交替,可以进行基金层面的价值投资
  20. 如果要投资个股,就把标准设高,买那些永远都不需要卖出的股票
  21. 信仰持仓:找到一家你自己非常喜欢的公司,然后长期持有
  22. 建立持股的风投仓位,把寻找“好生意、好价格”转化成识别“大趋势、好团队”
  23. 通过指数增强(抄作业)提升收益
  24. 设置情景预案,买股票前要问自己四个问题
  25. 识别风险敞口,规避家庭多重风险
  26. 构建投资清单体系,提醒自己时刻保持客观和理性
  27. 思考利益一致性,正确选择投资顾问和第三方产品

什么是普通投资者

普通投资者有两个最关键的判断标准:

  1. 投资不是你的全职工作,你还有其他事业和职业去做;
  2. 除了自己或者最多照顾到亲密的家人、朋友以外,你不管理其他外部人士的资金。 作为普通投资者:
  3. 从优势的角度来讲,我们不用舍易求难、舍近求远,不用面对同行或投资人的压力,可以使用最简单和朴素的投资工具来管理自己的财富,这是非常划算的。
  4. 非职业的身份使得我们能接触到的资源本身就相对有限,再去花时间研究奇技淫巧的东西其实是得不偿失。

对于普通的个人投资者来说,掌握一些最朴素的投资方法,避免那些最明显的投资错误,才是我们走向投资成功的正途。

很多人在想象投资这件事的时候,有一种感觉就是:我们需要的是掌握一些高深的知识、学习一些特别的技巧,或者有渠道获得一些不为人知的消息和工具……这样才能成功。但投资其实是非常反直觉的,我们做的事情越简单,越承认自己的局限和不足,越有平常心,就越容易取得成功。

投资五大原则

一般说来,如果有一件事比较难,另一件事比较简单,去做那个难的事情回报通常会更大。然而在投资这件事上,你非要挑战难题,往往结果会很差。这就是我想跟你强调的:市场非常冷酷无情,它并不会根据你做事情的难易程度来给予你回报。

既然这样,作为资源有限、时间和精力也有限的普通投资者,我们应该选择难的事情去做,还是简单的呢?答案很明显,当然选简单的。这个道理听上去很直接,但事实上,接受它、实践它、坚持它却非常不容易。

比如我相信,即使我们的课程再怎么说炒股很难成功,还会有人想去试试;虽然我们说了要重视风险,还会有人对打着高收益旗号的理财产品动心。所以,和世界上很多事情一样,投资的原则就那么几条,但是能做到的人却很少。因为绝大多数原则之所以有用,就是因为它是反人性的。要想坚持它们本身就是一个门槛。

这就是我们说的,投资很简单,但并不容易。下面是我们作为普通投资者可以恪守的最核心的准则。

多元分散

我们很难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哪些国家、哪类资产会涨得最好,所以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让自己的投资组合尽量分散,覆盖各个投资市场和各个投资品类,保证足够的多元分散。

分散化投资是投资领域里唯一的免费午餐

我们都知道,在投资领域里,波动和收益往往是成正比的。一个资产如果长期收益比较高,那么它的波动肯定比较大,比如股票;如果波动比较小呢,收益肯定就要差一些,你买的货币基金和银行存款都是这样。所以在比较投资产品的时候,我们常会用到一个概念,就是单位波动下你能获得的收益有多少,比这个才有意义。有些学过金融学的同学可能知道,夏普比率就是衡量这个东西的。

那有没有一个投资方法,可以在降低波动的同时,还能提高收益呢?没错,就是分散化投资,或者说资产配置。

马科维茨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发现,如果我们能找到相关性比较低的资产,进行多元配置,那么就可以在降低波动的同时还提高收益,简直就是个免费午餐。

比如我们有两个相关性很低的投资产品:

  • 产品 A 的期望收益是 8%,波动率是 12%
  • 产品 B 的期望收益是 15%,波动率是 30%

那么你把 A 和 B 组合起来,可以得到一个收益 12%,波动率 15%的投资组合。

假设你给这个组合加上杠杆,让它的波动率也到 30%,它的预期收益是超过 B 的 15%的;同样,如果你把 A 加上杠杆,让它的波动率到 15%的水平,它的预期收益是到不了 12%的。 也就是说,把 A 和 B 组合起来,会得出一个比单独持有 A 或者 B 都更好的选择,这就是分散化投资的魅力。

被动为主

任何人,哪怕是专业人士想要长期地打败市场都是很难的,尤其是当你发现一个好的基金经理的时候,很可能他的业绩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与其把钱交给他们或者听信所谓专业人士的推荐,不如通过投资市场指数来获得平均回报,长期来看是更好的选择。至少可以以被动投资为主,只有少量的钱进行主动投资。

降低成本

在投资中对收益率影响巨大,而且也最容易把握的就是投资的费用和成本,哪怕每年只省一点点,累积起来对我们的投资回报都有很大的加成。所以在操作的时候,我们要尽量降低成本。

保持恒心

任何人都难以预测短期的市场走向和运动规律,想靠预测市场迅速赚到大钱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长线思考、保持恒心。

不懂不做

因为投资市场非常复杂,里面绝大部分的东西我们都没有能力弄懂。所以最终我们的底线应该是,不投资自己不懂的东西。

那有些人可能想问了:既然投资不容易,坚持原则又需要强大的自律能力,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呢?我的答案是:比起依靠自己的自律能力,远离诱惑本身要重要得多。

比如美国两位学者研究得出结论,登录股票账户越是频繁的散户,回报就会越低,平均会比市场指数低 1%~ 2%,长期下来会少赚一倍的钱。所以减少登录股票账户的频率,远离噪音和各种买卖的诱惑,会让你的长期收益更高。

这就像查理·芒格在总结巴菲特的成功经验的时候说:我们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当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的时候,巴菲特非常擅长什么都不做。

不谈技术,最重要的投资心法是什么?

在“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那一讲里,我们提到了“安全边际”这个概念。说的是即使你能够判定一个公司股票的价值,也要给自己留出犯错的空间,等到市场给出一个你心中价格的五六折再去买入。听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很多同学问,要想使用这个方法,我首先得知道公司的价值啊。那如何给公司准确地估值呢?还有同学提出了一个后续问题:如果一直没等到安全边际怎么办?比如觉得公司值 10 块钱,现在是 12 块钱,但之后股价一直上涨,没有买入机会,不就错过了赚钱么?

想要投资成功,最重要的是保持诚实。

在讨论诚实之前,我可以先来说说什么是不诚实:

比如很多人认为自己有预测接下来市场涨跌的能力,通过看什么 K 线图、头肩顶、底背离等等形态就能炒股成功赚大钱……这就是不诚实。因为如此初级的技术方法早已经被证明是无效的,也被主流市场淘汰很久了,如果你非要使用,非幻想着有一种无脑赚快钱的方法,你就是对自己不诚实。不诚实的人在市场上是走不远的。

同样,如果有些人告诉你,看股票的某些指标,比如市盈率、市净率、自由现金流、分析师估价等等,就能给股票或者公司估值了,这同样是一种不诚实。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一个公司的价值能如此简单就让你估出来了,那么股市每天的价格应该是一个静止的数字,没有丝毫的变化,或者每几个月公司发了财报才变一次,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

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个角度解释这件事。金融和投资市场,是一个聚集了无数聪明人的地方,这里面有相当多的人,接受了最顶级的教育,有着最优厚的待遇,每天在市场上摸爬滚打,核心的任务就是计算出一个公司的价值到底是多少。结果呢,大家很少能达成一致,每个人都对一个公司值多少钱有不同的看法。

举一个最近非常经典的例子:相信大多数同学都知道 Uber 这个 公司,在美国时间 2019 年 5 月 10 号,Uber 以 45 美元的发行价登陆纽交所,对应的估值是 800 亿美元左右。最有意思的是,仅仅在几个月前,市场就放出风声来,说 Uber 这次上市价格可能非常可观,能达到 1200 亿美元。结果过了一阵,公司发现市场反响没那么火热,又决定把上市价格降到 1000 亿美元了。又过了一阵另一家共享汽车公司 Lyft 上市之后表现不好,连连大跌,所以 Uber 只好把上市价格定在了 800 亿美元,转眼间 1/3 就没 了。更好玩儿的是,Uber 上市两天之后,股价最低已经跌到 36 块多 了,公司估值只剩了 600 多亿美元。600 多亿和 1200 亿,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吧。但是别忘了,这个估值可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一帮脑袋,拿着公司最一手的信息,忙活了好几个月算出来的。你说他们算得准么?

再说一个小八卦。本次 Uber 上市的主要负责人是摩根士丹利,而摩根士丹利在 Uber 上市前期,以内部配售的方式给他们银行的高净值客户一个以内部价买入 Uber 股份的机会,价格是 48 美元左右,而且还得锁定 180 天不能卖。结果上市没两天,这帮人花 48 美元买的股票就变成了 36 美元,很多大客户非常生气。可以说摩根士丹利计算了半天,把自己的重要客户都坑了。 讲这个例子我是想说,给公司估值,本身就是一个特别难的事。一方面它难在非常专业,涉及的知识很复杂,要考虑的因素特别多;另一方面它也难在,市场是个看不见、摸不着、脾气捉摸不定的巨大力量,可能股价一分钟一变,没有几天就差出很多来,你很难说谁估的就是对的。

那么什么叫做诚实呢?就是你要先承认估值这件事特别难。

难的事情,不会才正常,弄错了才正常,不知道怎么办才正常。就像巴菲特说的:即使是自己持仓的公司,在大部分时间他也不知道是高估了还是低估了。这,才是真正的诚实。

买个股赚钱是件非常难的事,不要轻易去做,即使去做,你不光要有定性研究的能力,也要有定量研究的能力。即使你能给公司估值,还是要给自己留出犯错的空间,也就是安全边际。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普通投资者怎么给股票估值呢?我最诚实的建议就是:最好不要买个股,不去给股票估值才是最好的。这个事就是很难的。当然,如果你非要迎难而上,我觉得也非常好,不过你先要明白,自己进入的是一个困难模式的游戏。这样你才有个正确的预期。这样就是对自己诚实。

后面那个问题就更好回答了:如果一直没等到安全边际怎么办?市场没有给你买入机会,错过了一拨,怎么办呢?

答案就是,那这个钱就不赚呗。你之所以要设置某个原则,比如安全边际的原则,就是为了在这种两难的时刻发挥作用,就是期待它能管住自己的手。市场没给你一个好价格,说明这个钱就不该你赚,这不是很正常么?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赚尽市场上所有的钱,巴菲特不能,索罗斯不能,你我也都不能。

所以在和别人聊投资的时候,我总说一句话:市场是很公平的,有多少认知能力就赚多少钱。否则,最终那些妄念一定会把你害得很惨。

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0 by the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