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应该是去提供一种观察和分享
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创作者,我们应该是去提供一种观察和分享,而不是去形成共识。
贾樟柯的这句话很有意思,纯粹的创作不应该带有目的性和指向性,也不应该包含诱导性。而只是提供一个视角,客观地观察这个世界。
事物本身有自己的叙事语言,或者说,每个人眼睛中看到的世界本身已经包含了其主观意愿在里面。
常常觉得自己灵感很多,但是真正下笔时又经常卡壳,我觉得很大原因在于自己之前对于创作的认知总是局限于想要表达什么,这种表达其实是包含了一种带有说服性质的东西在里面,需要自己去设计、去构思整个世界、去提前预设好每个人物做某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这些行为的背后暗示了一个怎样的主题。这其实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而且我现在发现,当你强烈地希望想要传达某项主张,最后反而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导了其他地方。
如果自己只是作为一个观察者,不夹杂自己太多的主观干涉,让创作中的世界按照自己的节奏流动和发展,我觉得一定程度上可以消弭上面提到的困境。就像是在路边的街角上安装了一个摄像头,忠实地记录了这里的一切,就算摄像头没有想要表达任何主张,不同的人看到其录制的内容,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而正是由于叙事者的不主张,结果反而造成了结局的多元化,比起那种读个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情节也要好很多。
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0 by the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