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新读红楼

记录一些初看红楼梦时觉得很有意思的话,以及自己的一些随感。

第五回,警幻嘱宝玉:

吾不忍子独为我闺阁增光,而见弃于世道,故引子前来,醉以美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表字可卿者,许配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然如此,何况尘世之情景呢?从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第八回,宝钗断酒:

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散发就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

第十回,张太医论病秦可卿:

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

第十六回,秦钟临别戒宝玉:

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第二十二回,宝玉在姐妹中间调和,劝黛玉道:

凡事都有个原故,说出来人也不委屈,好好的就恼了,终久是为什么起?

第三十四回,宝玉笞挞反悟道,怎一个痴字得了:

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竟大有深意,忽见她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心中自思:“我不过捱了几下打,她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她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她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她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胡涂鬼祟矣!”


看元春回来省亲荣府张灯结彩的大场面,描写之细甚至包括了屋内摆设器具的雕文和材质,实在让人有种置身其中之感,忽觉得红楼梦这部小说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在于作者架设了一道普通人与上层社会之间的桥梁,使得平民百姓也得以一窥王公贵族们的奢靡生活,得以聊藉自己的乏味时光,并从其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快感,彷佛看书之时即能进入一种融入上层社会之状态。


宝玉在第十七回中陪其父游览大观园,小试才情为新建的亭榭题词,虽然后面也说到只是小儿一戏之词,但是观其表现并无如履薄冰之感,流畅对答的同时还能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想来前文记叙宝玉一向以贪玩而惰学的形象示人,这种表现便更加耀眼。如此水准即使放至现在的时代比之许多研究古典文学的教授也不遑多让,难道是今天的人们还不如以前的孩童?非也,我觉得主要在于今天人们需要学习的知识并非仅限于诗词歌赋,其广度远超古人,故有此差异。诗词于今日作为一种爱好尚可,若非要大费时间与古人一争高下,反而有些本末倒置。


第十八回宝玉奉元春之命作诗,一句“绿玉春犹卷”被宝钗瞥见,悄悄指出了他句中的用词不当,一个小细节体现其心思缜密又能照顾到他人的感受,既有文采又知事理,稳重和平,这样的姑娘如何不惹人喜爱。


第十九回,黛玉吃醋,取笑挖苦宝玉,娇嗔满面,情不自禁,一副小女生的可爱摸样。


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0 by the author.